春季要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(一)
什么是肠道传染病?
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。往往引起腹痛、腹泻、恶性、呕吐及发热等症状。 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、呕吐物中排出,污染了周围环境,再通过水、食物、手、苍蝇、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,在人体内繁殖、产生毒素引起发病,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。幼儿园较为常见的有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、细菌性痢疾、感染性腹泻等。
(一)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、肠道病毒71型(EV71)等20多种。患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,尤以5岁以下儿童多发。
症状:
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,大多数患者发病时,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。 手掌心、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,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(或)溃疡。 疼痛明显。 重者可并发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肺炎等。
传播途径:
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、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、毛巾、餐具、床上用品等密切接触传播。通过被患儿排泄物、分泌物污染的食品或水源经口感染。 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传播。
患上手足口病怎么办?
(1)发现孩子出现发烧,皮疹等相关症状,应尽快到医院就诊。
(2)患儿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等公共场所,并根据医嘱,必要时住院治疗 。
(3)居家治疗的儿童,不要接触其他儿童,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和玩具进行晾晒或消毒,对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5000mg/L有效氯溶液,作用半小时以上。
(4)轻症患儿不必住院,宜居家治疗、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。家长和托幼机构、学校等场所要做好: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要洗手。托幼机构、学校要加强晨、午检,发现有发热病人要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,并联系家长及时送医院就诊。注意孩子饮食卫生,喝开水,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。 注意室内清洁卫生,日常用品、玩具、桌椅等要经常消毒,衣服、被褥、书本等可在阳光下暴晒。 对孩子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,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。
注意:
患者隔离期为: 发病之日起14天 ;或症状消失后7天, 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。幼儿康复返园前,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《复课证明》 才能入园。
预防是关键!